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公益性崗位工資,以及公益性崗位工資發放會議記錄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公益性崗位,一個月的工資不是很多,但是現在也都在提高工藝崗位的待遇,解決了不少的就業問題,大概能夠達到3000元左右。
十二個月的工資,一般在15號之後開。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公益性崗位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也就是說除了“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工資在2000-3000元。兗州公益性崗位公益性崗位統一實行政府補貼。補貼標準按照不低於我區月最低工資標準,依據崗位類型、勞動時間等因素確定。同一人員崗位補貼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崗位待遇按月發放。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法定退休年齡(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補貼時年齡為準)。社會保險補貼標準參照用人單位為上崗人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不包括個人應繳納部分)執行。而且每個地區的崗位工資標準是不一樣的。像有的地區公益性崗位衛生保潔工資在2000-3000元一個月左右,但是有的地區公益性崗位衛生保潔工資在1000-2000元一個月左右。別看公益性崗位工資少,但是有以下補貼,我們一起來看看補貼標準吧。
崗位工資:由用人單位支付,額度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30%
崗位補貼:是由就業部門從就業專項資金中扣除,按照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
用人單位應為公益性崗位人員辦理基本的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就業專項資金給予全額補貼。有些省份不包含住房公積金。有一些崗位是由派遣公司招募的,那麽社保就是由派遣公司繳納一部分,自己繳納一部分,具體的規定需要看招募公告中的內容。
公益性崗位主要包括以下分類:
1、社區管理崗位分類
主要包括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交通執勤、市場管理、環境管理、物業管理等。
2、社區服務崗位分類
主要包括社區保安、衛生保潔、環境綠化、停車場管理、社區文化、教育體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務等。
3、社區內單位的後勤崗位分類
主要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門衛、收發、後勤服務等臨時用工崗位。
一般公益性崗位為政府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購買的崗位,工資不是很高,而且隻是一個跳板,崗位人員的存在也不會有太久.工資視當地的工資水平來定位。
公益性崗位主要包括以下分類:1、社區管理崗位分類:主要包括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交通執勤、市場管理、環境管理、物業管理等。2、社區服務崗位分類:主要包括社區保安、衛生保潔、環境綠化、停車場管理、社區文化、教育體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務等。3、社區內單位的後勤崗位分類:主要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門衛、收發、後勤服務等臨時用工崗位。
法律依據
《北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試行辦法》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三條 公益性就業組織崗位補貼為每人每月1900元。重點幫扶地區的公益性就業組織崗位補貼為每人每月3250元。補貼期限在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與安置人員簽訂或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內確定。
公益性就業組織崗位補貼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的公益性崗位及數量範圍內,根據核準的安置人員數量和補貼期限予以核算。
公益性崗位人員的工資由崗位工資和崗位補貼兩項組成,崗位工資和崗位補貼合計不得低於本省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公益性崗位人員待遇:
被聘用人員工作期間,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期限為3年。公益性崗位就業人員可獲得勞動保障部門按月提供的崗位補貼,公益性崗位崗位補貼標準確定為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的70%-120%,根據各地政策不同,所以公益性崗位工資標準也不相同,相同的是都應該有社會保險。
根據每年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各地公益性崗位工資標準也相應的進行了調整。
崗位工資由用人單位支付,額度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30%;
崗位補貼由當地就業部門從就業專項資金中按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70%撥付。
由就業專項資金給予的崗位補貼應在用人單位所承擔的崗位工資落實到位後給予撥付。
用人單位應為公益性崗位人員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由就業專項資金給予全額補貼。
補貼不包括就業人員個人應繳納的部分,以及用人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其他保險費。按照規定,有些省份不包括住房公積金。
關於公益性崗位工資和公益性崗位工資發放會議記錄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公益性崗位工資的詳細內容...
评论
谷歌留痕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谷歌留痕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